实时赔率 电竞大菠萝
如果有人说是“菠菜”网站在操控“假赛”,那其实是不太了解菠菜网站的盈利模式。 一般的“菠菜”网站赚的是流水的抽成,通过赔率的调整来获利,简单的说只要有比赛和盘口,只要有人再他们平台玩菠菜,那平台就能赚钱,无论比赛胜负,无论是哪边输赢,平台都是稳赚不赔。 你想想,如果某个菠菜网站爆出跟“假赛”扯上关系,那还有人会去他们网站上玩么? 真正靠谱的大菠菜网站,做的是长久生意,不是捞一票就走,口碑和信誉尤其重要。 相反,很多“假赛”都是菠菜公司自己检举揭发的,一个良好的职业赛事环境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假赛越少,玩菠菜的人自然也就越多。
简单的说,就是国内带竞猜的网站一般都是“菠菜”,像大力、vpgame、MAX+以及各个直播平台等;而香港、澳门以及国外的博彩网站很多都是“外围”,例如我们熟悉的东南亚的亿鼎博、牛竞技等。 假设,他们只需要在某场赛事中“略微”放水,进行针对性的操作就能获得少则数万多则难以估算的金钱时,你认为他们会怎么做? 更何况现在许多针对电竞赛事的菠菜平台还开发出了赌“首次击杀、一血塔、第一条龙”等条件的盘口,以团队竞技各种不可控的赛场情况来看,这更使得俱乐部与赛事方难以监管。 且目前关于选手涉嫌假赛的惩罚机制并不完善,若是单纯以禁赛为威慑,无其他更严厉的措施,那对于很多选手来说约束力根本不够。 最后还有一种最毒的,直接下现金,赢了直接赚现金提现,当然,这种在国内违法,而且庄家卷款逃跑的概率极高,如果我没记错,这种情况被叫做黑钱。 “假赛”是遭整个圈子从上到下都唾弃的行为,不仅仅我们玩家和观众痛恨,“菠菜”网站也跟我们一样。
每一次在键盘上敲打拨弄这个微缩世界时,掀开的任何一角都充满着比童年中最缤纷的万花筒还要多变和精彩的故事与人生。 Ps:有人认为现在LPL有饭圈化的趋势,不过这种饭圈化也表明了赛事热度正在逐年上升,同时饭圈化也是LOL赛事粉丝经济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 2019年,《英雄联盟》LMS赛区的DG战队被曝光打假赛,遭到永久除名,随后RW二队的四名队员也由于打假赛遭到长达18个月的禁赛处罚。 早在2013年,AHQ KOREA战队老板就被爆欠下巨款,强迫队员打假赛来赚取菠菜钱。 在OGN2013春季赛的小组赛里,AHQ KOREA以0胜4平1负的战绩小组遭到淘汰,其中担任ADC的Promise不堪压力选择跳楼自杀,好在最后自杀未遂被抢救了过来,最后老板也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战队也宣布解散。
Ps:在2019年的刀塔之夜里,前ti4冠军、nb战队的教练香蕉曾经表示,二三线战队吃菠菜以前就是cndota圈内的一种潜规则,只希望新人别打假赛。 联合调查发现,澳大利亚MDL的几名选手在参加比赛期间都下注了比赛,甚至包括自己打的比赛,这7名选手不仅违反了ESEA的MDL锦标赛规则,同时还违反了ESIC的反腐败法第二条。 涉案的九名选手中,除去为了获取更多利益的顶流选手马在允,更多是二线选手甚至是练习生。 这部分年轻人本身尚年幼,还尚未接受教育引导,未建立成熟的道德体系,更没有可观的薪酬,甚至部分选手连合同都没有与战队签订。 连生存都成问题的他们,在面对假赛带来的巨大利益时,更容易失去底线。 而在我们最近所见到的几起关于“假赛”的案例当中,那个躲在幕后的操盘者,把选手、教练等拖进水中的幕后人,几乎都与“菠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形式虽然在用户量级与规模上注定与外围网站有明显差别,但介于电竞赛事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玩家的激增,这些菠菜网站也已在暗中完成了自己的“猥琐发育”。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dota2不可能离开菠菜,只有可能是菠菜离开dota2。 DOTA2本身的优秀就自带菠菜属性,只要有人看比赛,就肯定会有菠菜网站的存在。 但就目前国内的DOTA2环境来看,离开了菠菜,很多二三线的dota2战队可能会解散,整个dota2职业和赛事体系都会受到不少影响,dota2整个ip的关注度和流量都会大大折扣,这同时也会间接的影响普通的赞助商。